5个核大国为什么要联合发表联合声明?

2022-10-31 综合百科 0阅读 投稿:佚名
最佳答案回答1:1月3日,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五个核武器国家领导人共同发表《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强调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重申不将核武器瞄准彼此或其他任何国家。这是五个核大国领导人首次就核武器问题发表联合声明,分量之重、意义之大,自然不言而喻。这份重磅声明...

回答1:
1月3日,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五个核武器国家领导人共同发表《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强调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重申不将核武器瞄准彼此或其他任何国家。

这是五个核大国领导人首次就核武器问题发表联合声明,分量之重、意义之大,自然不言而喻。这份重磅声明为何此时问世?它向世界传递出什么重要信号?

“突然”背后有“必然”

一切似乎毫无预兆,本周一,中、俄、美、英、法五国发表联合声明,就防止核战争和避免军备竞赛亮明立场,指出避免核武器国家间爆发战争和减少战略风险是五国首要责任。

声明一出,举世震动。“突然”“罕见”成为舆论提及的高频词。

要知道,中、俄、美、英、法的“身份”非同小可,既是受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承认的五个核武器国家,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且,这是五个核大国首次就核武器问题“联手”发表声明,前所未见。

伦敦国王学院研究防务的高级讲师希瑟·威廉姆斯表示:“考虑到(当前的)安全环境,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能达成如此多的共识,让我感到震惊。”

不过,联合声明看似“突如其来”,仔细推敲,也并非无迹可寻。

外界注意到联合声明出炉的几个现实背景。

一是大国关系空前紧张。

“德国之声”网站称,这份声明是在全球大国处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情况下发表的。

“今日俄罗斯”网站也指出,联合声明发表之际,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一些国家之间的关系正处于历史低点。

一边是俄美对峙。一段时间以来,俄罗斯与美国就乌克兰问题持续交锋,紧张局势急剧升温,有关俄美爆发核战争的风险被重新提及。

彭博社指出,为缓和紧张局势,白宫和克里姆林宫已经并将接着举行系列会谈。考虑到两国管理着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库,如何减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带来的风险已成当务之急,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根据美国科学家联合会(FAS)的数据,当前,美俄拥有全世界90%以上的核武器,各有大约6000枚到7000枚核弹头。尽管这些核武器只有大约四分之一部署就绪,其余只是作为储备或正在退役、拆除,但是仍然足以终结地球上的生命。

另一边是中美博弈。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也因台湾问题、太平洋地区军事活动增加而陷入紧张。

英国《卫报》指出,在俄罗斯、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摩擦日益加剧之际,五国在事关全球安全的重大问题上发表联合声明实属罕见,表明五个核大国就防止任何对抗演变成核灾难作出新承诺。

彭博社也表示,五核国的这份罕见声明将核战争的风险降至最低。

也有观点认为,联合声明的背后也暗含美国对中国军事实力增长的担忧。香港《南华早报》称,美国越来越担心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武器技术进步以及核能力发展(包括核能力的施展范围和核武库的规模),对美国军队正在构成严峻挑战。

二是为不稳定的全球核态势注入稳定因素。

《卫报》等媒体称,当前,除了五核国之外,还有其他国家事实上也拥有核武器,只是未受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承认,比如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也曾多次进行核导试验。而且,尚无迹象显示,这些国家有意削减核武库存。

与此同时,由于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约,以致伊朗中止履行部分条款,2015年签署的伊朗核协议危在旦夕。迄今为止,挽救该协议的谈判仍未取得重大突破,给中东安全形势埋下隐患。

此外,美国在印太地区不断制造事端。去年,美英澳结成三方安全伙伴“奥库斯”,由美英为澳大利亚拥有核潜艇提供支持。此举被认为将加剧亚太地区军备竞赛,增加核扩散风险。此外,拜登政府还借“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深化与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军事合作,给地区带来紧张。

三是为今年晚些时候举行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改善气氛。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国际核裁军与核不扩散体系的基石,也是战后国际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条约自1970年生效以来,每5年召开一次审议大会,审议条约执行情况。

第十次审议大会最初定于2020年举行,但受新冠疫情影响一再延期,原拟今年1月举行。然而,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扩散以及对会议是否以在线方式举行存在分歧,审议大会又被推迟,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召开。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规定,无核国家承诺不获得核武器,而五个获得承认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承诺裁军。《卫报》称,眼下,核裁军势头停滞,再加上一些核大国对核武库进行现代化升级,最新一次审议大会料将引发争执。在此背景下,在审议大会召开前,五核国发表联合声明,将有助于改善会议氛围。

中国前驻外大使王珍指出,联合声明出台的背景是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人类面临各种严峻挑战,包括战争一触即发的危险。欧洲地区的核大国进行战略对峙,美国加紧打造所谓“印太战略”和西方国家不断在南海、东海、台海地区寻衅生事,战争危险陡生,甚至不乏对发生核冲突的担心和揣测。

王珍认为,联合声明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当前形势可能导致核大国之间“擦枪走火”引发战争甚至核战争的担心,五核国必须有所回应。这或许也是联合声明突然问世的原因。

正如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所言,这份联合声明体现了五国防止核战争的政治意愿,也发出了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减少核冲突风险的共同声音。

五国谈了数月

五国发出“共同声音”的背后离不开五国的共同努力。

据《卫报》报道,五国就声明措辞进行了数月磋商,直到五方最终达成一致。

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外交部3日表示,这份联合声明是由俄罗斯提出的倡议,希望能以此缓解全球紧张局势。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强调,中国一直积极倡导“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理念,并且为五国采取共同行动发挥了有力的引领作用。在联合声明磋商过程中,中方还推动写入重申不将核武器瞄准彼此或其他任何国家等重要内容,为五国达成一份内容积极、有分量的声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据《卫报》透露,在发表声明前,法国特别担心这类声明会削弱核武库的威慑作用。

和平研究与安全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奥利弗·迈耶表示:“法国的核战略思想是保留使用核武器作为‘最后警告’的权利,以警告侵略者乃至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

迈耶说,英国虽然没有明确表达保留意见,但他认为英法两国看法类似。

最后,为了化解法国的担忧,联合声明增加了“只要核武器继续存在,就应该服务于防御目的、慑止侵略和防止战争”的表述。

声明:识百科 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