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人的女真语为什么现在没人说?

2022-11-01 综合百科 0阅读 投稿:佚名
最佳答案回答1:金朝初年,金国为了加强对中原汉族聚居区的控制,“悉起女真土人,散居汉地”,把女真人派往中原地区,让女真人与汉人杂居。甚至是在女真人的发源地东北,也迁移内地的汉人前往居住,“既定山西诸州,以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为内地,则移其民实之”。这样的话,无论是在原汉族聚居区还是...

回答1:
金朝初年,金国为了加强对中原汉族聚居区的控制,“悉起女真土人,散居汉地”,把女真人派往中原地区,让女真人与汉人杂居。甚至是在女真人的发源地东北,也迁移内地的汉人前往居住,“既定山西诸州,以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为内地,则移其民实之”。这样的话,无论是在原汉族聚居区还是女真人的发源地,都是呈现一种汉人与女真人混居的状态。对于由此产生的汉人与女真人通婚的现象,金国也是鼓励的,甚至把它当作一项国策来推行。据《金史》记载尚书省上书说“齐民与屯田户往往不睦,若令递相婚姻,实国家长久安宁之计”,这一奏章得到了金章宗的批准。显然,金国为了稳定统治,是大力鼓励女真人与汉人通婚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与汉族混居的女真人不得不学习汉语,与汉族通婚又使女真家族中出现以汉语为母语的新成员,这无形中为女真人学习汉语提供了便利条件。于是,女真人纷纷改操汉语,出现了全民学汉语的现象。

此时,女真人就有点忽视自己的母语了,开始出现女真人不懂女真语的现象,针对这个现象,金世宗责备皇子们不懂女真语是忘本,“至于文字、语言或不通晓,是忘本也”。金世宗还在诏书中说:“诸王小字未尝以女直(真)语命之,今皆当更易,卿等择名以上”,由于女真语的衰弱,就连诸位王爷都没有女真姓名。金世宗看到这个现象,也是非常着急,还专门出了规定,女真人不熟悉女真语的,要勒令他们学习女真语。

从这时候开始,金国的官方语言就不再仅仅是女真语,汉语也逐渐成为了官方语言。这一点从金章宗出任大兴尹时得到证明,他与“女直(真)人诉事,以女直语问之;汉人诉事,汉语问之”,这进一步提高了汉语的地位。

金国的统治者虽然为女真语的没落而着急,并且还出了一些政策命令女真人学好女真语,但由于汉族人数过于庞大,女真人逐渐以汉语为母语的趋势是无法阻止的。特别是女真人与汉族通婚,所生的女真人“生于中原者,父虽虏种,母实华人,非复昔日女真”,经过几代人的融合,结果就是作为统治民族的女真族,也由双语民族向以汉语作为单一母语的民族转变。

金国统治北方汉人,虽然汉人风俗效仿女真,但汉语在竞争中对女真语是碾压性的胜利,到了金熙宗、海陵王时期,汉语不仅成为了金国朝廷的官方语言,也成为各民族学习的通用语言。以汉语的盛行为契机,汉族文化和风俗也开始在女真族中流行起来,这让金国的统治者感到恐慌。一方面禁止女真人将女真姓氏翻译成汉语,另一方面禁止“学南人衣装”。也就是说女真人学了十多年的汉语之后,他们也开始穿汉服了,正是因为这样,朝廷才下令女真人禁止穿汉服。虽然金国出了各种禁令,但效果并不太理想,所有女真语姓氏都有与之对应的汉姓。

在金世宗时期,不仅进入中原的女真人普遍改说汉语,就连留在女真人的发源地的东北女真,也普遍改说汉语了。金世宗回到东北的上京,让大家吟唱歌曲,竟“未有一人歌本曲”,没有一个人用女真语进行唱歌,而是用汉语吟唱。针对这个情况,金世宗感到很无奈,亲自上阵演唱女真歌曲之后,“诸夫人更歌本曲”,女真人才不得不吟唱女真歌曲。这说明,上京地区的女真人并不是不会女真歌曲,而是不愿意吟唱,这种现象反映出女真人对本民族传统的轻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金国政府出台了一项禁令,禁止国民称女真人及女真语为“蕃”的贬义性称呼,出台这项禁令,恰恰说明社会上对女真传统的轻视和蔑视是一件很普遍的事了,否则,何须要朝廷出面加以禁止呢?

“禁称本朝人及本朝语言为“蕃”,违者杖之。”

这一现象不仅证明当时社会普遍流行对女真民族的语言、文化的蔑视,也从一个侧面证明着女真人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轻视。金熙宗完颜亶“通识汉语,知诗文,宗室大臣目为汉儿,亶(金熙宗)亦鄙宗室大臣若异类”。金熙宗对汉族诗文非常懂,大臣们已经把他当作一个汉人看待了,而他也鄙视那帮大臣们,认为他们是一帮“异类”。说明他内心是不认同传统的女真人,而是认同于汉人,皇帝都这样,更别说社会上的普通百姓了。正是因为这样,后来,金国朝廷还不得不禁止社会上将女真人与女真语称为“蕃”了。

因为多数女真人已经跟金熙宗一样,把保持传统的女真人看作是“异类”,他们心态上的这一转变,使女真族作为一个整体更加认同于汉族,而不是认同本民族传统,渐渐地,女真人由双语民族正式转变为以汉语为母语的民族。语言方面的变化,使得女真人逐渐失去对本民族的心理认同感。

促使女真人抛弃女真语、把汉语当成母语,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金国的科举考试。因为女真人最初是没有文字的,虽然金初创造了文字,但却没有用于发展本民族的传统,而是将汉文典籍翻译成女真文字,以供女真人阅读。到了金世宗时期,又设立了女真进士科举考试,虽然答卷都是女真文字,但考试的内容都是汉族的文化和思想。这促使金国的学子不得不学习汉族的传统文化思想,一旦他们接受了汉族的文化思想,心理上就变得与汉族一样的。

女真人由学习汉文化进而欣赏汉文化,与之对应的是,他们也开始疏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正是因为这样,汉语、汉服在女真人中才屡禁不止。

后来,随着金国被蒙古人灭亡,原先作为统治民族的女真人,也跟汉族一样成为了被统治民族,相同的社会地位,同病相怜;也进一步加强了女真人对汉族的认同心理,这也促使汉族对女真人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从此,女真人完成了与汉族之间的民族融合,渐渐地从中国历史上消失了。

声明:识百科 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